【思想库】考招改革,小学怎么变?
点击上方蓝色的“人民教育”,关注我们!
文/李烈
认真解读《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我们不难从中体会出当下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尽管离高考比较远,但作为学校教育这个系统中起步的小学教育,应从这一需求中敏感地觉察并确认出自身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在我看来,这次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昭示了“人才”应具备的三大特点:基础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相应地,面对这“三性”,我们需要再次反思小学教育的重点是什么。
发现学科的基础性价值
《实施意见》中,语、数两科的重要地位再次得到巩固与确认。作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在此我特别想说的是:语、数学科的重要性千万不能被简单地字面化,尤其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集中在语文知识和数学知识的量的累加与熟练程度方面,这将和本次《实施意见》中反复强调的“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大相径庭。
因为在我看来,语、数学科的重要性之所以被提到如此高的地位,主要是和其在育人方面所体现出的独特价值分不开的。
语文:重视汉字文化、汉字书写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语文学科所承载的这些内容,不仅是育人的基础,更是我们民族的根儿,是未来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民族烙印,是未来中国公民的灵魂。
基于识字写字的教学要求和童蒙养正的年龄特点,小学教育对语文学科所具备的这些独特价值体会最深。因此我认为,在小学阶段,对语文学科重要性的关注,除了教给学生语文知识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之外,还应该把汉字文化、汉字书写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提到同等高度,不可忽视,而且相关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应延续到更高的学习阶段之中,最好贯穿在终身学习之中。只是教育者要关注各个阶段的学习方式和载体,应体现出与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相匹配的特点。
如在我的学校,一、二年级因教学以识字、写字为主,则以硬笔书法为载体,以人偶剧或童谣等喜闻乐见的方式,重点了解并掌握汉字结构中的文化蕴意和艺术气质。三、四年级教学内容转向词语与句式为主,则以软笔书法为载体,以成语讲解或课本剧等寓教于乐的方式,重点了解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妙之处。
进入五、六年级,教学内容进一步深化为篇章,以写作为载体,以沙龙、辩论、DIY等古为今用、古今对照的思辨方式,深入走进祖国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我看来,任何国家将民族语言的学习作为基础中的基础,绝不仅仅是聚焦于其工具性或者表面化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其人文性和其背后的文化传承。这就需要我们从小学阶段开始,把握好语文学科教学的导向,为其一生汉语言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否则将失去语文学科之基础性的根基。
数学:加强对思维品质的培养
数学学科亦然,其基础性的价值同样不仅仅体现在数学符号、数学图形和数学公式及其应用方面,而是在数学建模过程中的思维发展。所以数学学科的教学,不能因其基础性和重要性地位的再次确认与提升,就通过简单地加大题量、加多课时加以保证,而是应关注其基础性的价值所在,此时,反而应适当地减少教学内容,在精选内容的基础上,加大对思维品质的培养!
也就是说,精选出具有思维含量的题目或者任务,花费更多的时间鼓励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去建构,从而促进其对数学概念本质的理解与掌握,对多样化数学变式的认识和体验,提出更多可能解决问题的方式、角度乃至具体的方案,以及对各种结论与可能性的质疑……无疑,这样的数学学习过程,比大量的习题和知识本身,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更有意义和价值。
但,这一过程显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因此如果将数学学科的基础性聚焦于思维品质的培养,则要求的不是简单的内容与时间的增加,而是在现有课时量不变的前提下需要更少、更精选的内容。也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数学学科基础性得以保证的同时,确保学生有获得全面发展的充裕时间。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多年来倡导“生本、对话、求真、累加”的课堂文化,提倡“课前参与——课中研讨——课后延伸”的学生主体式参与和“勇敢地退,适时地进”的教师教学行为,就是聚焦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尤其是课中研讨的对话部分,常常展现出学生的思想火花,引发学生各种思维碰撞。鉴于目前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我认为,如果能在国家或者地方行政部门层面,对数学学科“内容精选”的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相信对各学校如何从本质上把握和落实“数学学科的基础性”大有裨益。
培养并认可鲜活而复杂的“人”
人才的综合性特征在《实施意见》中得到突出体现。《实施意见》中,规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并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成为这次改革的一大亮点。这是打破“唯分数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从小学开始实施综合素质评价
为切实推动和实现这种目中有“人”的改革方向,我想,综合素质评价的工作不能仅从高中或者中学开始,应该从小、从孩子一开始接触学校教育就要慢慢渗透、逐步培养。当学生有了这样的能力和习惯,社会也有了这样的意识和接纳程度的时候,综合素质评价进行高考录取就水到渠成、自然而然了。所以尽管我们远离高考,我想这也应该成为小学教育中不可忽视且必须推行的育人内容和方式。
我们学校曾进行过区域性中考成绩的回溯研究,发现我们的毕业生在三年后的中考中,成绩仍然遥遥领先。我认为,这就得益于我校多年来始终坚持的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目中有“人”的教育。
比如,多年来我校一年级始终坚持“回家讲(读、演、玩)给爸爸妈妈听(看)”“回家和爸爸妈妈共同读(编、演、玩)”等作业方式,摒弃重复性的纸笔作业;每个年级每学期3—4次以“任务学习单”的方式走入博馆场馆、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进行场馆学习。
从三年级开始,以思维导图为工具,开设了每周两节连排的主题研究课。还有每位学生的“五小作业”,包括每个假期发现并探究解决一个问题的“小问号”、为社区或家庭做一件益事的“小实践”、天天户外运动一小时的“小健将”、根据年级要求完成阅读数量的读书“小博士”、根据年级要求完成记录要求的“小随笔”。
每一项任务、每一滴时机的利用,使得我们的孩子冲破了死读书的状态,走向学用结合的“T”型人才(注:“—”表示有广博的知识面,“|”表示知识的深度)的培育方向。而且,学校还利用学业综合评价机制和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给予了更多学生不同的发展空间和多样化的成长方向。
常听人说“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毕业生,特别有后劲”,这恰恰得益于我们的综合评价机制,是我们关注综合素质培养及评价的目标追求。
选择中孕育有教育的大智慧
这次《实施意见》在增加学生选择机会的同时,也对学生的选择意识和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家长不能剥夺孩子选择的机会和能力
很早有种说法,中国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究其原因,是中国人从小就没有“选择”的意识和“选择”的经验,更谈不上具备“科学选择”的能力。这与上下五千年的国情有关,更与我们的社会现实,尤其是家庭教育的现实特点有关。
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又输不起的中国家庭教育中,为避免孩子走弯路、摔跟头,家长甚至老师都早早替孩子进行了各种“正确”的选择,从而剥夺了孩子选择的机会和经历,也使得中国学生早早就打上了“缺乏冒险精神”的烙印。即使近年来相关的宣传和教育越来越多,即使有更多的家长接受了应给予孩子“生态化”成长环境的观点,但当面对我们的考试制度时,仍然有很多人选择放弃这种“生态化”的养育方式,而走向一切以“确定”“确保”为准的行为模式。
所以,这次高考制度中明确且加大这种“选择”的力度,无疑对促进整个民族的成熟度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毕竟当前社会中,工作单位从一而终的现象越来越少,再加上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模式,都使得今天的国人在生活各方面都面临着远多于父母那个年代的“选择”。
在学校课程中增加选择机会
学校,作为学生的公共生活空间,相当于学生可触摸的最小社会单位。因此,如果有意识设置或加大学生在中小学校里的选择机会,无疑有助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同步获得选择能力的发展。而作为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选择性”应该也必须成为现代化学校不可或缺的特征。
在校园生活空间中,这种选择性可以体现在课程科目、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课后作业、德育活动、考试评价,乃至人际交往、场地器材等方方面面。在机会、资源和平台的多元化提供中,在“不得不”的选择要求下,学生会逐渐认识自己、认识环境、认识任务和工具,从而逐步做出最适宜的选择,发展出科学选择的能力。
而且这种选择的结果不仅实现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功效,而且在各得其所、各美其美中真正实现了尊重差异、因材施教的理想教育。所以说,选择中孕育有大智慧。以高考推动“选择”,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面向未来、不可预知的重要价值。
十余年的探索,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课程结构中已包含社会大课堂、学段选修课、主题研究课、平行选修课、国学思与行、单科免修、特需生绿色通道等占到25%课时比例的开放课和选择课,同时,走班、跨年级和跨学科学习,也成为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之一。
因为小学阶段以打基础为主,所以我们将选择的比例控制在了25%。但随着现代化学校制度的建设,随着更多的校外教育资源以更加便捷、规范的方式进入学校,我相信,校园生活中选择的比例和空间还将进一步加大,学生的校园公共生活也将进一步贴近真实的社会生活。
在研读、对照与反思中,《实施意见》给予我的不仅仅是高考本身的改革方向,更有小学教育重心的调整要求。故有了上述分享,不成熟之处,敬请指正。
本文为《人民教育》杂志独家稿件,选自《人民教育》2014年第24期,更多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激发中小学大变局”的文章请参考杂志。
喜欢本文欢迎分享至朋友圈。转载请注明出处。